商品標籤

中國人的精神生活 (電子書)

NT $ 221


許倬雲先生最新作品,介紹中國庶民社會的種種觀念,及其如何貫徹於日常生活。

宇宙和人之間,彼此呼應。
個人彼此之間,相應與互濟。
個人得到群體的庇護,也有回報的義務。

《中國人的精神生活》志在介紹中國庶民社會的種種觀念,及其貫徹於日常生活。經過消化與吸收歷史上許多賢哲的提示,中國人的思考方式,是多元互動,注視變化,以觀察宇宙和人生。時間軸線是延續的,切不斷過去,對未來也應負起一定的責任。以上三個方向,毋寧是以「個人」為宇宙網絡的中心;宇宙、社會,都是個人互動的對象。個人不能脫離這大網絡而存在。個人一生是不斷提升,以超脫慾望的引誘,回復真誠的自我。內心的檢討,得之於儒、道、佛三家的融合及其實踐。個人持守一定的境界,在宇宙和社會網絡之中,才能安頓自己,以致安頓整個的人類世界。

《中國人的精神生活》分成十章,從各個角度討論中國人的精神生活。在前言中,許倬嘗試從馮友蘭和費孝通二位先生的基礎上出發,希望能夠釐清一般中國人,從傳統延續到今天,他們對於宇宙、人生和自然,所持有的觀念。第一章著重闡述了中國人的生活,他們在天地自然這個大時空中的生活節律,及其與我們的文化、文學等各方面的關係。這構成了理解中國人精神生活的宏觀背景。第二章提出中國人的精神生活,是圍繞著作為「人」的觀念來展開的。第三章的「傳說」部分,與第二章也有相當的關係,討論到中國人的宇宙觀。第四章是討論互動秩序中,永遠在變動、由動趨衡的宇宙──本體就是過程,過程也就是本體,二者無法分割。第五章則以八卦、奇門、命相、風水等等,解讀中國人的行為──他們以這些類科學或是擬科學的思考,設法在人與自然之間,取得一些「人」的主動權。第六章的重點,是將生命看作許多個體生命,從父母生我開始,直至自己身故之後,延伸進入另外一個世界──那個死亡後的世界,其實還是這個現實世界的延續:這是線性時間軸的意義。第七章討論的是,今天中國人的社會──以作者所熟悉的臺灣社會作為例證,陳述常民藉由祭祀活動,對各種自然的現象的認知。第九章是從戰前中國的傳統社會切入,探討人們如何處理小區、社群中的種種事務,俾使能夠彼此互助、照應,救濟不足,以保持社群的長期穩定。第十章,則是從傳說和美學,延伸為對於小說的討論。後言是一方面總結本書各章所陳述的現象;同時提出:中國文化以人為主體的特性,以及人與自然密切相關的依附關係,也許可以當作它山之石。

延伸閱讀︰
《西周史(增訂版)》
《求古編》
《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》


互動


龍袍DVD
NT $ 285